叶嘉莹教授在其研究中深入探讨了《红楼梦》的文学成就以及贾宝玉的感情心态。她认为,《红楼梦》不仅以对话和人物叙写取得了文学成就,更在本质上突破了旧小说的传统,具有极强烈的文学感发之生命和深度。叶教授强调,这部作品在文学价值上,不仅仅关注于叙事技巧,更在于它对旧小说传统的突破,使之从说故事的性质转变为具有强烈文学感发的创作。
叶嘉莹教授进一步指出,《红楼梦》中所写的贾宝玉对于仕宦经济之途的厌恶之情,以及灵石的不得补天之恨,实际上反映了在旧日封建官僚的社会中,一些有思想有性情的读书人找不到理想出路的一种感情心态。她通过比较《红楼梦》与词人李后主及诗人陶渊明的作品,说明《红楼梦》无论就文学价值言,或内容价值言,都是既有着旧传统的根源,又能突破旧传统之限制的作品。
此外,叶嘉莹教授对王国维的《红楼梦评论》一文进行了重新解读,她认为,尽管该文在理论上有所贡献,但也存在过度依赖西方哲学理论的问题,导致对《红楼梦》本身意义与价值的探讨存在牵强之处。她认为,正确的文学批评应该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作品本身,而非仅仅通过套用某一固定理论。
叶嘉莹教授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,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《红楼梦》的文学成就和贾宝玉的感情心态。她的观点不仅拓宽了我们对《红楼梦》研究的视野,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文学批评方法的新思考。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